小中见大 彰显司法为民情怀
校车核载14人,竟挤进37人
两车互换牌照,罚款5000元
女子丢钱包,市民、交警接力物归原主
15万在校学生 同上交通安全课
下一篇4 2016年12月5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
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
□ 法官评选人物事迹展播系列二十六
小中见大 彰显司法为民情怀
——记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审判员余莉玲
▋陶庆 记者 雷强
 

参加工作21年来,从书记员到审判员,从刑庭到民庭,从机关到基层。无论在什么岗位上,她都勤勤恳恳、兢兢业业,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。她就是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审判员余莉玲。  

小法官 大境界

余莉玲始终把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”作为审判工作的价值追求。为适应审判工作需要,她坚持政治业务学习,注重提升个人修养,不断钻研法律知识,并能理论联系实际、坚持撰写典型案例心得体会,为审判实践奠定坚实基础。经她承办的900余起案件,都得到了公正裁判,无一错案。特别是由她成功主审的十几起刑事大要案,体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业务技能。

2012年,由她主审的一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,被告人有20余人,卷宗30余本。该案在全市影响很大,上至市委领导,下至普通百姓都关注有加。她顶住压力,连续两个月放弃双休日,认真阅读卷宗材料,并做好阅卷笔录、庭审提纲,为开庭审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。庭审后更是仔细地对每起犯罪事实进行梳理,耐心细致地分析比对各类证据,并加班加点撰写出了多达5万字的审理报告,最终撰写了4万7千余字的裁判文书,顺利完成了该案审理,堪称铁案。

小案件 大成效

余莉玲时刻心系民生,认真对待每起案件,注重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,在审判过程中坚持辨法析理,情理交融,解疑虑、解纠纷、解心结,真正做到将问题解决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,实现“案结、事了、人和”。

2015年,余莉玲主审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,一对年逾80的夫妇,膝下多个子女为赡养问题相互推诿。案件起诉到法院后,通过了解,她很快发现问题出在小女儿身上,因对老人的误解心生芥蒂拒绝赡养。余莉玲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与其拉家常,做工作,消除其对老人的误解,最终使得他们冰释前嫌。当老人用颤巍巍的双手接过她冒雨送来的赡养费时,已是老泪纵横。如此事例,不胜枚举,余莉玲就是以成功审理看似很小的案件,力求达到良好的社会成效,以此赢得了群众对法官的信任和对审判工作的尊重。

小法庭 大作为

2015年初,根据组织安排,余莉玲由刑庭调任到马衙法庭工作。这是余莉玲第二次扎根基层,不同的是,这次组织上任命她为副庭长负责法庭工作。

马衙法庭地处城乡接合部,辖三个街道办和江南产业集中区,人口超过13万。涉及拆迁征地、土地流转、企业债务等矛盾纠纷众多,案件标的甚至达到千万数额,这在全市基层法庭中都是罕见的。面对压力,她迎难而上。作为法庭负责人,她深知如何带领其他同志开展业务、抓好队伍,靠的不是手中权力,而是行为的引领、精神的感召。“打铁还须自身硬”。为克服“案多人少”的问题,余莉玲以庭为家,驻庭为常态,回家为例外。2015年全年案件340多件,小到家长里短的婚姻家庭,大到数百万标的的企业纠纷。她亲自主审的案件160余件,结案率达到96%,业务工作循序渐进,队伍建设如火如荼,各项工作在全市基层法庭中均处领先位次。

作为女人,她同样拥有幸福的家庭,因忙于工作,教育孩子,照顾父母,她全然无暇顾及。每每如此,她心生愧疚。尽管如此,她不改初衷,不忘宗旨,面对工作,她丝毫不敢懈怠。

人物简介:余莉玲,女,1976年6月出生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,1995年参加工作,现任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法院审判员。2006年通过司法考试,取得法律职业资格。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、优秀法官、优秀共产党员、廉洁法官、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、全市卷烟打假工作先进个人,2014年被评为全省法庭刑事审判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,2012年荣立个人三等功,2016年荣获池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。

 
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地址:中国·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-2
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.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镜像
Copyright® 2007-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(最佳分辨率1024×768)
广告垂询电话:0551-62815807 新闻热线:0551-62620110 网络部:0551-62636377 发行部电话:0551-62813115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