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瓶车起火,更多的拷问在电梯之外
算清“人口账” 下好“发展棋”
缺乏管理的电子客服更添堵
生活,不会辜负 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人
“网购式尽孝”还需理性看待
下一篇4 2021年5月12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
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

电瓶车起火,更多的拷问在电梯之外

■ 木须虫
不是不爆 时间未到 王恒/漫画
 

5月10日晚,四川成都一小区内,一辆电瓶车在进入电梯后突然冒出烟雾,随后起火,导致电梯内5人受伤。事发地龙潭街道办事处应急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该小区属于安置小区,有规定电瓶车不能进电梯、不能上楼,但有一些居民并未遵守,存在将电瓶车推入电梯、停放在楼道中的情况。之后,他们将采取措施,在电梯里加入一些装置,防止电动车进入电梯。(5月11日 新京报)

电瓶车在电梯内起火,或许很偶然,但可以肯定这不是意外的偶然,反倒是偶然中的必然。小区明确规定电瓶车不能进电梯、不能上楼。但是,这一规定在事发小区,几乎形同虚设。

所以,更值得追问的并不是居民不遵循规定,而是居民为什么都不怕辛苦把电动车推上住宅楼的家门口。

电动车引发火灾酿成悲剧的事件并不少见,相反在应用越来越普及的当下,正在成为居民小区越来越明显的安全隐患。这首先在于电动车以电池作为动力,电池在充电与放电等条件下,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起火自燃,这是其先天的缺陷。这也意味着,电动车的使用,需要安全操作,如规范充电、正确使用电池等,更需要精准防范火灾,如定点停放、定点充电,避免引发次生灾害。

然而,与电动车越来越普及形成反差的是,居民小区电动车停放、充电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,居民乱停乱放、拉线充电、楼道充电比较普遍,无异将流动的“炸弹”引入到了封闭和居民密集的空间,加剧了安全风险。

因此,不从应用层面解决好电动车安全停放、安全充电的需求,并不足以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,所不同的只是时间与地点的差异。一方面应对电动车的消防安全隐患,城市管理以及小区管理,应当疏堵结合,源头治理,在小区多建设一些集中停放点并配套一些充电设施,用服务来消除隐患;另一方面也应在电动车的安全可靠性上多一些针对性的管理措施,督促企业提高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标准,改进电动车电池装配与充电的技术,帮助消除小区服务配套难的瓶颈。

 
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地址:中国·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-2
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.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镜像
Copyright® 2007-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(最佳分辨率1024×768)
广告垂询电话:0551-62815807 新闻热线:0551-62620110 网络部:0551-62636377 发行部电话:0551-62813115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