黟县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
2022年11月18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
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

黟县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

 

十年成就好景致,旅游发展正当时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黟县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,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,围绕文化遗产和田园风光,将文化、体育、农业、摄影等业态融入乡村旅游中,走出了一条“小而精、精而特、特而强”的全域旅游创新发展道路。全县文化旅游接待量由2012年的622万人次增加至2021年的1273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49.6亿元增加至2021的101.6亿元。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全球百佳可持续发展目的地、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、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、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等10余个国家级荣誉,并入选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。

“诗和远方”珠联璧合

黟县不断突出文化产业支撑,着力夯实旅游基础,实现文旅深度融合。

“旅游+文化”,成功打造《宏村·阿菊》《西递传奇》等夜娱产品,秀里影视村、守拙园等影视创作基地,《卧虎藏龙》等30余部影视剧完成拍摄;“旅游+研学”,建成国家级研学基地1个、省级2个、市级2个。2019年黟县研学旅游产品接待人数达17万人次,综合收入1.4亿元;“旅游+民宿”,规范发展民宿903家,建成8个民宿集群,2019年接待过夜游客220万人次,旅游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,综合收入20亿元;获评 “全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”,2020年首届全省民宿大会在黟县召开。“旅游+体育”,成功打造山地车骑行、登山步道、公共体育服务三大系统,引进骑游、滑翔伞、热气球等时尚户外休闲运动项目,建成徒步摄影线路13.6公里,近五年共吸引体育爱好者200余万人次,产生综合经济收入88.4亿元。

为提升业态品牌形象,该县围绕“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画里乡村”品牌形象,充分整合利用各类宣传营销资源和方式,重点推出全年IP形象“嘿多好哇”,形成上下结合、横向联动、多方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格局。连续举办16届乡村摄影大展、17届山地车公开赛、12届柯村油菜花节等节展赛事。

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持续加大“名城、名湖、名江、名山、名村”国际精品线路宣传推广。围绕丰富旅游线路,结合“赏花、避暑、赏秋、民俗”四季特色推出民宿游、研学游、养生疗养、“白+黑”夜游等产品,打造“皖南金项链”自驾游等特色主题游线路10余条,其中,西递、宏村成功入选“古徽州·新农村”体验脱贫成就、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,黟县徒步露营线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。

为助力业态发展,该县出台“双十条”政策,兑现旅游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344.93万元;制定百万过夜游客住宿奖补政策,补贴涉旅企业166家,完成《黟县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(试行)》《黟县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奖补办法》修订,兑现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1649万元,扶贫奖补资金21.6万元。

目前,全县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家,黟县徽黄京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、黟县徽黄旅游发展(集团)有限公司获批“第七届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称号。

“活化保护”焕发生机

来到黟县塔川书院古民居民宿,山水园林的景观布局和古香古色的徽派古建楼台,漫步其中,仿佛一场与时空的对话。塔川书院民宿由五栋独立的徽州民居构成,有餐饮、耕读堂、文化体验亭、沿河景观带等多个功能分区,整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。在黟县,和塔川书院一样,保留了古徽派建筑风格的结构,又结合当下现代生活需求的民宿还有很多。

规范文物保护打好底色。编制传统村落保护整治利用规划,出台系列规章制度,制定古建筑修缮九项程序,创新多种业态、产权流转、古村落古民居整合等保护利用模式,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古村落肌理。目前,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44个,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;2020年“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”授予“黟县中国观测点最佳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案例奖”;西递村荣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“世界最佳旅游乡村”称号。

活化利用非遗彰显特色。成立县非遗保护中心,建立校企实习、实践基地,建成非遗传承基地(中心)20个,开展非遗进景区、非遗进民宿等活动,以“非遗+景点” “非遗+文创”等方式助推产业融合。目前,挖掘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项目81个,其中黟县石墨茶荣获世界绿茶大会金奖,七约黑米酒荣获国际酒类大赛IWSC金奖。培育非遗资源产品开发生产企业和作坊200余家。雉山村等10个村入选市徽州民间文艺展演工程示范点,《出地方》《黟县民歌》等民间文艺作品参与“皖浙赣闽”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并获得金奖。

“席地而坐”升级服务

青石板路蜿蜒整洁,白墙灰瓦屋舍俨然。走进西递村,随处可见席地小憩的游客、席地写生的学生。当前,西递村正在创建安徽省首个“席地而坐”示范景区。除了将“席地而坐”标准具化为“四显七无一不超”保洁标准外,还探索新工艺,通过多次实践及成效评估,探索出沥青浇漆防尘工艺、环氧彩砂美缝技艺、卡线式石板铺装法、休憩式绿化带打造等新工艺。

“席地而坐”是黟县高标准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,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。不仅如此,黟县还坚持高起点谋划、高水平规划、高标准打造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,做到步步有文化,处处是景点。实施两江源徒步摄影系统,打造旅游风景道,完善标志牌建设,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、驿站、休憩点。推进智慧旅游建设,做好旅游大数据平台的改版升级,全面支持数据的横纵向互通共享,实现数据的深度应用。

该县加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,落实公共文化场馆(站)免费开放,建成县级综合性体育馆1个、体育公园2个、拆装式游泳池1个、标准体育场4片;乡镇“三个一”建设达到80%;全县66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;社会足球场2片。全县各类公共体育场82个,占地面积30.7万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.34平方米。8个乡镇均成立文体站和体育分会,并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和规章制度,提升广大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。

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,黟县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水平。2016年实施旅游领域相对集中处罚权试点,成立黟县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,在全县17家旅游景区内,集中行使8个职能部门在旅游管理领域的88项行政处罚权。整合全县旅游资源,完成京黟公司重组,充分发挥徽黄旅游集团支柱作用。创新旅游扶贫“4+2”模式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,推进旅游管理综合执法,建立旅游诚信“红黑榜”“诚信菜单”,开展“利剑行动”,罚没款近30万余元。

推广运用“作退一步想”工作法,在宏村景区建立“作退一步想”工作室。2020年,黟县旅游综合执法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。创新旅游治理模式,出台《关于促进黟县研学旅行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(试行)》《促进黟县民宿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(试行)》,采取容缺办证、容缺经营思路推进写生基地综合提升。制定《黟县民宿专项规划》,开展民宿联审,目前审核发证820家。成立黟县民宿协会、黄山市首家黟县民宿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,探索乡村旅游民间治理模式。 图文来源于黟县县委宣传部

 
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地址:中国·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-2
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.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镜像
Copyright® 2007-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(最佳分辨率1024×768)
广告垂询电话:0551-62815807 新闻热线:0551-62620110 网络部:0551-62636377 发行部电话:0551-62813115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