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“假拆店”背后“真套路”
餐厅包间装摄像头需有制度规范
董明珠:继续建议 将个税起扣点上调至1万元
吹气球能改善打鼾
电话号码强制停用是整治“牛皮癣”的妙招
下一篇4 2021年3月2日 放大 缩小 默认        
上一期  下一期
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

警惕“假拆店”背后“真套路”

■ 杨玉龙
“商机” 王恒/漫画
 

看到路边有店家宣布“晚上拆店”,“全场8折甩卖”,结果几天后还在“准备拆店”。这是某短视频平台的一则视频,也是实际发生的真事。接到网民反映,深圳罗湖东门步行街有店铺不诚信经营。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监管局东门所迅速组织执法力量,联合东门街道执法队、东门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对涉事两家饰品店进行检查。(2月28日《中国消费者报》)

《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》第十六条规定,零售商不得虚构清仓、拆迁、停业、歇业、转行等事由开展促销活动。也就可见,“假拆店”这样的营销手段的确是违规之举,更或涉嫌违反《广告法》和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等法律。所以,“假拆店”看似是聪明的营销手段,但终归是违规违法经营之举,也注定难逃法律的制裁。

对于“假拆店”此类营销套路,消费者当有清醒认识,应摒弃贪图便宜的心理。比如,所谓的“假拆店”就是揽客的手段,让贪图便宜的人上钩;还如,所谓的“清仓大甩卖”,终究是清不完的仓、甩不完的商品。消费者即便进到此类店购物,也应注重产品质量,切莫被低价的“三无产品”或伪劣产品蒙蔽。可以说,人人不去上当,此类店铺就没有市场。

同时,市场监管部门也有必要主动出击。比如,加大监管巡查力度,协调多部门联动排查整治,对存在不法经营行为的加大依法惩治力度,以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。还如,做好消费警示,以增强消费者的防范意识,如,因为促销后,不排除商贩便离开,消费者遇到问题无人可找,这就加大了维权难度。所以,应该引导消费者依法消费、科学消费。

从经营者角度来讲,应该摒弃不诚信的做法。须知,这些不靠谱的促销行为,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,对其他商家也有失公平,更是对市场秩序的扰乱。即便是真想“拆店甩卖”,或者“清仓大甩卖”,也应该依法且诚信,这是对消费者的负责,更是对自身发展的负责。毕竟,失信之举只能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最终吃亏的还是商家自身。

 
下一篇4  
 
   
   
   
地址:中国·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-2
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.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镜像
Copyright® 2007-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(最佳分辨率1024×768)
广告垂询电话:0551-62815807 新闻热线:0551-62620110 网络部:0551-62636377 发行部电话:0551-62813115
关闭